大眾創業 |
|
等級:論壇騎士(三級) |
積分:2144分 |
注冊:2016-1-29 |
發貼:779(293主題貼) |
登錄:1952 |
|
|
從商業邏輯,解讀李嘉誠長和集團出售港口! |
首先有2件事必須搞清楚:
1、港口不是運河,這是常識。不是說有2個港口就控制了運河。有很多人在刻意模糊這個區別,仿佛李嘉誠賣掉了巴拿馬的港口,中國船隊就無法通行巴拿馬運河了。
2、李嘉誠的港口不等于中國掌握的港口、更不等于中國掌握了運河,甚至連中資港口都算不上。中國商務部\交通部\發改委,原則上管不上香港公司。把李嘉誠視為國際資本更合適(長和集團前5大股東里有3家是外國資本、前十大股東有7家是外國資本,貝萊德也是長和的股東。中國輪船靠泊其旗下的港口一樣要給錢,他也不會拒絕其他任何國家的船舶。港口就跟承包停車場一樣,有租期合約。
【長和集團出售港口的商業邏輯分析】:
李嘉誠最喜歡做的生意是官商勾結的生意,從而以超低成本獲取資產,進而獲取超高安全邊際以及超額利潤。舉個例子,比如在內地搞房地產,因為李嘉誠名頭的影響力、港資財團身份,政府招商引資往往有極大優惠政策,50萬一畝的地,他半價甚至更低就可以拿下,這叫超額利潤。捂上10年,手下有專業投資分析團隊,對行業變化洞若觀火,無論房地產行業如何大起大落,人家也會不虧,總能在相對高點出手,這叫超高安全邊際。
李嘉誠最喜歡做的另一種生意就是水電、公路、港口這種可以坐著收錢的生意,也是有極強對抗經濟周期能力,畢竟是實打實的資產擺在那里。如果他的研究團隊對其經濟前景預期不好,一個字:賣!而他的研究團隊是世界頂級的,所以不要用你吃瓜的眼光看待他的每一次轉身。李嘉誠說得很清楚,他就是一個商人,不要給他附加太多的政治含義。
這一次賣巴拿馬港口,根本商業邏輯還是在于他們對前景不看好:
1、【美國跌】美國在搞戰略收縮、在搞孤立主義、在搞逆全球化,貿易量必然下降。巴拿馬運河約一半貨物是與美國來往的,港口收入必跌,且是較長時期。
2、【全球跌】其他地區港口也甩賣,說明他不再看好貿易全球化,對全球經濟前景也不樂觀,各地區都會或多或少卷入貿易戰,當然港口業務也會受影響。把資產變成錢伺機而動更保險,能有一個好價格出手,從生意角度看完全合理。
3、【政治雷】特朗普再次執政Mega派在美國盛行,美國想在家門口買個安心,提出要控制巴拿馬運河,巴拿馬政府也難以抗住壓力。巴拿馬政府也退出了“一帶一路”,這個港口生意出現了巨大的政治安全!長和若不出售,很可能遭遇美國及盟友的制裁,甚至不排除港口經營權被強制收回的風險。作為民營企業,這個雷,誰扛得住?
4、【合理賬】現在貝萊德出價50倍市盈率,購買43個港口資產包,遠超行業水平,因為其背后有美元印鈔機支撐!如果中資企業也按這個價格接盤,利息就能覆蓋營業收入(出售的港口年利潤率不到5%);如果是貸款接盤,利息就能壓垮現金流。誰敢接盤?除非有國資貼息來接。
其實,可以換個說法:李嘉誠趁著川建國嚷著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的這個勁,站在高點把燙手山芋賣了一個好價錢!這樣解讀或許更合適。
5、【大勢預判,西退東守】之前,全球化方興未艾,李嘉誠早早布局全球港口業務——賺翻!1997年就拿下運河兩端,眼光毒辣!現在,Mega派崛起,逆全球化涌動,高溢價在全球范圍賣掉43個港口,保留了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港口,既避開了國際地緣政治的雷,又押注中國“經濟逆周期增長”的潛力,這是頂級商人的視野!
6、【投資哲學】李嘉誠“不賺最后一個銅板”的投資哲學再次彰顯,全球港口估值因美聯儲前幾年的大放水沖到高點,而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扼殺行業未來。出售這類港口,與其說是轉讓資產,不如說是在合適的點位拋售風險。中資企業出海屢屢踩雷,而李嘉誠從1997年拿下巴拿馬港口到2025年高位套現,25年零暴雷。對于大企業投資而言,核心不是“抄底”而是“安全”。
7、【美中博弈】中國的輻射力最有效的是東南亞,對地球另一端的加勒比海地區及南美洲力有不逮。美國現在搞建設不行,但搞破壞得心應手,在家門口更是輕輕松松。何況加勒比海之于美國,如同南海之于中國,美中博弈背景下,中國要在加勒比搞大投資風險極高。
8、【運河影響被夸大】
巴拿馬運河對中國貿易的影響,其實被媒體渲染夸大了!
能用到巴拿馬運河的加勒比沿岸、中美州一圈,除了美國,基本都是碎渣渣國家(厄瓜多爾、哥倫比亞、哥斯達黎加、尼加拉瓜、洪都拉斯、牙買加……)跟中國貿易量極小。
再有就是位于大西洋一側的巴西、秘魯、阿根廷,這是我們在南美洲的主要貿易伙伴。
這里有個知識需要普及一下:若從上海垂直往下打穿地球,對面正好是阿根廷。什么意思呢?意思就是,中國從東走太平洋,或者從西南走馬六甲-印度洋-大西洋,都是半個地球,路程差不多,巴拿馬運河其實對中國關系不大,遠遠低于美國!尤其是去往巴西、阿根廷、秘魯,直接從非洲好望角過去,連蘇伊士運河的錢都不用付。巴拿馬運河對橫跨兩洋的美國很重要,對中國影響沒那么大!

(中國在秘魯建設的錢凱港2024年年底開通,是一個現代化智能港口,效率超高。巴拿馬運河近年因干旱導致通航能力驟降,貨輪排隊時間長,單次通行費更是有增無減。而錢凱港無需支付運河費用,節省成本,這對于全球大宗商品貿易而言,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優勢)
美方想搶奪巴拿馬運河,歸根結底是這個運河對美國至關重要。類似于南海、或馬六甲之于中國?梢哉f是美國得咽喉要道。但是,美國自己生產能力不行了、產業競爭力不行了,來自亞洲的貨物源源不斷的通過這里抵達美國,這能怪運河嗎?控制了運河就能讓美國制造業回流嗎?“脫鉤”可能會有一點點作用,資源會按比較優勢理論進行優化配置。但自由貿易終究是無法阻擋的,搞校園高墻,別說控制巴拿馬運河了,你就是控制整個太平洋,也無法讓美國恢復工業化能力。
港口被美國企業收購了就會限制中國船舶嗎?
不會!因為這不僅違背商業規則、也違反巴拿馬法律,違反國際法,將引發巨大反噬!損人不利己。貝萊德集團(BlackRock)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,進入中國市場已經20年,在中國有巨大商業利益。如果限制中國船舶,中國一定會反制!經濟上、政治上、國際商譽上,他都得不償失。除非喪失理智,真瘋了。
巴拿馬運河上,目前由美國企業控制的設施及港口,有哪些?
巴爾博亞港(Panama Pacific Terminal)
克里斯托瓦爾港(Manzanillo International Terminal, MIT)
美國企業主要通過港口碼頭運營(SSA Marine)、拖船服務(Crowley)和物流倉儲(Agility Logistics、DHL等)以及Bechtel(參與船閘擴建)、GE(提供船閘機械設備)等,參與和支持巴拿馬運河經營。如果美國真心想要利用運河阻礙中國船舶航行,不用非得收購李嘉誠長和集團的2個港口,也不用等到今天。
港口如果限制中國船舶,中國船就航行不了運河了?
不是!巴拿馬運河的航行權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(ACP)管理,而港口設施由巴拿馬政府特許的企業運營。若港口限制,僅針對?、裝卸貨或補給服務,若船只無需在這2個港口?浚蝗钥赏ㄟ^運河。除非巴拿馬政府也配合搞針對中國船只的限制。
9、【罵李嘉誠容易,學李嘉誠難!】
當我們把商業決策的復雜性,簡化為“愛國”敘事,可以想想:
為什么25年前是李嘉誠拿下巴拿馬這2個港口運營權?
中資企業這次有沒有出價?出多少?
如果你是私營企業老板你敢不敢持有這2個港口?
中資企業(含國企)敢不敢、或有沒有必要出更高價格拿下這2個港口?
|
|